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

山地飯

 pinuljacngan,語意為有加菜的飯,對外我們通常稱為山地飯,也就是我們原住民的飯,這是傳統排灣族族人上山工作時的煮食法,排灣族稱為Raosla,簡便的利用3個石頭立柱成灶後,上面放一個鐵鍋,鐵鍋裝水適量起火燒煮,等水沸後加小米(現今都以白米取代)繼續將米熟煮成像粥,再加入野菜並以木製之鍋鏟(Kadjan)翻炒至與米粥融合既可將木火取出完成,另外主食完成後,Ina會以自種的辣椒壓碎後加山水、鹽做成湯(Shiyao),自種的生薑切成片以鹽醃製攪拌成現做醃薑片當成伴菜,簡單的一餐在農忙時卻是特別好吃,不僅快速方便,亦下飯能吃飽,對於在山中耕作缺乏物質的族人來說最適合不過 ,
前述是傳統作法,後來國民政府治台後,耕者有其田使每家都有其土地 ,固定的耕作地便有固定的臨時工寮,排灣稱為「搭保」;「搭保」通常會選擇在土地的入口處搭建,先整理一塊小平地後,前門立兩根柱子為面,後則依坡為柱、為牆,上則以竹子或細木為樑,鋪上芒草為頂,簡易工寮完成,內中則必須有灶,需靠牆為防雨,灶上必有菜鍋、湯鍋、鹽、鍋鏟、湯瓢等必備品,兒時的記憶是母親從「搭保」叫大家吃飯的呼喚聲,嘎奴(吃飯)聲的故意拉長,是配合山的韻迴效應,遠在山頂的阿瑪(爸爸),收到便以嗚拉長聲表示收到,默契如夫妻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排灣說書:黃俊明

 萬物智慧之美/獵人說書  你們看原野所知道的(kemeljan a sacemeljie),事實上,萬物都有其適應環境的周期,又如我們所在的河旁鳴叫的青蛙,通常 都在農曆15日左右回來河床準備交配傳宗,就算今夜沒月亮,,依然要回河床,交配完(nu namakaquru)將子嗣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