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

Inaljan
母親卡拉盧「Kaljalju」的父親比牙「Beya」,本世居於屏東縣舊古樓部落「Kuljaliawu」,在日本政權強制下,比牙「Beya」與幾個表兄弟姐妹成為首批強制遷移者,越過大武山後來到現今的太麻里金崙溪上游的小山脊,因位居山脊斗鞘之處,外族稱之為卡多「Gadu」,意為山邊遠處之地。
根據尋根祭祖現場家屋「uma」地理位置分布情形及長者記憶口述,以老大為中心的「Gadu」家族,仍顯現頭目「mamajailjian」的社會階級系統,老大古勒勒「Guljlje」即以帶頭遷移暨排灣族傳統移居新地自立門戶者,在家屋器具擺放及立於家門大石板塊等極具代表性的家飾中,「Gadu」家族以其為首的小王國已然成立。
「Gadu」現址約有10戶,依傳統排灣族家屋建築方式,利用現地現物,頭目居中,以邊坡為背、石堆為牆、樹幹為樑、石板為頂、緊鄰而居,相依相偎,建立屬於自己族群的家「Uma」-卡多「Gadu」;但在日本政權再次逼迫遷移下,頭目帶著兄弟姐妹遷移到近黃,投靠當時當日本警察的大女婿,其他家族有的則往南,而比牙「Beya」另帶著妻小及3個妹妹(嘎芮、魯媽賞、谷媽菈)投靠妻子原家族讀古物「Tjukuvulj」,母親病痛中重複述說著幼年遷移時:
唉!我們去的時後那裏頭目不同意我們進去部落,我爸爸只好在部落下面尋ㄧ塊地,用樹幹及茅草搭簡易家屋「Dabau」,靠人家施捨生活,想到就想哭。
母親「Ina」時而哭,為命運的擺弄;時而笑,為其中的甘苦。
民國政府到來,命運未而停止捉弄,比牙再而從讀古物遷移到舊賓茂,輾轉來到今天的金峰鄉新興村,撒部優「Sapulju」部落(意味寂莫荒涼之地),雖比牙先而來到墾荒,頭目古勒勒亦再後僻鄰而居,離不開的親情,家「Uma」的故事延續著,母親「Ina」那一代雖無奈,但不停的是從山的另一邊ㄧ直傳承的堅持,「Ina」說:再怎麼苦家「Uma」還是家「Uma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排灣說書:黃俊明

 萬物智慧之美/獵人說書  你們看原野所知道的(kemeljan a sacemeljie),事實上,萬物都有其適應環境的周期,又如我們所在的河旁鳴叫的青蛙,通常 都在農曆15日左右回來河床準備交配傳宗,就算今夜沒月亮,,依然要回河床,交配完(nu namakaquru)將子嗣留...